Kate常跟初階班的同學分享一個概念:以論文積分的投資報酬率來說,把你的原著論文(OA)丟到Impact Factor 2分左右的期刊可能蠻划算的。因為在本院的論文計分方法裡,一篇刊登在Impact Factor在2-5分的期刊上的原著論文,可為其第一作者帶來75分的論文積分,而60分的論文積分可申請講師資格。當然作為升等代表作的論文要盡量嘗試往高IF期刊發展,但對剛起步的研究者來說,如果

手上沒有甚麼資源,所投靠的老師也沒有分派給你一個很有發展性的題目的話,這個概念也算是個有效的建議。所以Kate也會陸續地與各位分享一些自己投稿這些2分期刊的經驗,希望對大家有用。
在這裏Kate先介紹Scandinavian Journal of Trauma,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Medicine (SJTREM)。它是隸屬於Biomedical Central/Springer Nature 集團的一本屬於急診學門的open access journal。從JCR的資料來看,它在2019 IF是2.556,在急救學門的排名是在前25%(7th in 25) ,自2010拿到IF後,從2014迄今IF均維持在2分左右,是一支緩慢成長的穩建股。但因為是open access雜誌,其刊登費為£1485.00/$2325.00/€1890(約台幣62370元)算很貴,但若有很好的論文刊登費補貼機制那這就不是個問題。Kate認為它的價值在於與這個區段會聚焦在外傷急救主題的期刊如老牌的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IF:3.37),Shock (IF:3.08) ,或Injury(IF:1.8)相比,它算是比較友善的。Kate在SJTREM 有刊登三篇小樣本的OA (2014*2 & 2018*1),主要是討論ECMO用在外傷病患的救治,因為這個主題的爭議點就是要如何處理ECMO coagulopathy與Traumatic coagulopathy的互動。2014年刊登的兩篇到目前均被引用了27次。幾乎後來刊登的有關於這個主題的文章都會引用其一,容易被其它作者取得進而引用就是open access雜誌的最大好處。SJTREM目前是Norwegian Air Ambulance Foundation的官方雜誌,主編為Kristi G. Bache,匿名審稿,第一次等待期約10-16周(北歐人的效率…嘖),有revise的機會則約3個月內會拿到接受函付款後2周左右會線上正式刊登,一般非open access雜誌會先非正式的線上刊登(使用虛擬頁碼)之後幾個月才給出正式頁碼,在某些趕著要升等的時刻這樣會有點吃虧。SJTREM給Kate最大印象是被接受的第二篇文章,其實當下Kate這篇文章已被4-5家雜誌社退稿,SJTREM的第一審的評語又讓人看了很窩火,搞不清楚是退稿還是Major revision。所以 Kate 也寫了一番激烈言詞回應評審意見,反正就是ㄘㄟˋ了。四個月後當 Kate滿懷愁緒地到瑞士旅行,在盧森湖畔的旅館中收到了 SJTREM 的來函,問我還要不要繼續投稿?當下當然是隨梯爬上,這才有後來27次的被引用,蠻有些人情味不是嗎? 當然 Kate 這樣是不良示範。我們是是要學習Dr. Neils 所言,對評審意見要”溫良恭儉讓”地的回覆,沒有人會討厭謙卑的人,如果他的申辯又有些道理,那就有可能再多給他一次機會。想要寫小樣本的外傷急救研究報告的朋友們,不妨可以考慮SJTREM喔!!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