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地下街走跳時, 碰到很多老朋友. 一開口就問我最近在搞甚麼網紅事業,拍video甚麼的有什麼心得. 心得就是嗓子很累, 若是沒有寫完口稿急著上麥的話, 會因為含滷蛋而吃螺絲, 不打掉重練的話聽起來就會從益智節目變成鄉土劇, 實在有違原始初衷. 重複講好多次以後聲音聽起來會很低沉而疲憊, 連我都想要叫自己洗洗睡了. 所以, 聲音是真的有表情的. 上週四晚上去小巨蛋參加一個盛會, 這位世紀講員真的是有一副上帝恩賜的好嗓子, 渾厚地吟唱著詩歌與讚美, 透過麥克風他極具魅力的男中音穿透在場可能有數千群眾跟著吟唱的嗡嗡聲直達全場, 時而高昂又或低迴地感動人心. 難怪他在這個領域裡如此有名. 所以, 作為一個聲音條件普通素人, 一定還是只能準備好了才能開始錄製, 畢竟也只是為了講課清晰. 做這些事的初衷只是為了交換學習的經驗, 有沒有可能用更短的路來完成相同結果的學習? 人生實在太短暫, 如果可以不要把太多能量花費在試誤上可能會走得更快又更遠一點. 說實在華文醫學教育的市場裡有質量的教學視頻實在是太少了, 大人們把精神花在評鑑裡彎彎繞繞, 孩子們想的是牛肉在哪裡, 而Kate想的是要如何才能做出像我每天早上都要收聽的Saddleback Church Pastor Rick Warren的視頻. 不論我在開車或做雜事, 這道的內容都能使我心得滿足, 習慣會每天早上都去點播. Kate覺得這類右腦視頻最重要的是單是從聽覺就能使人有些理解, 視覺只是增強聽眾類比記憶,這部分必需要以容易理解的圖形來說明進而引領觀眾的思緒, 不要要求耗費太多的左腦用於運算才能達到理解, 所以Kate盡量在做這些專業醫學視頻時都往這個原則去思考與製作. 最少最少現在Kate可以拿著ipad陪學員一起聽這些視頻之後再交流一下, 感覺教學的確有顯著地省時省力些 (p < 0.05). 也真是感謝眾親友的支持, 讓這個在今年清明節開台的FB昨天拿到了第1000個讚,雖然只是需花, 內心也有些安慰. 在這裡要給新認識的朋友G哥一個鼓勵, 祝您的出版事業雖然
這是知識創新者的宿命, 但也是一種驕傲對吧?! Gogogo!!
留言